一般来讲,一片梁(简支梁)或者一联(连续梁)只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其余支座分别按按照活动支座与固定支座的位置关系来确定所使用的支座类型。
说明如下:1、固定支座安装的位置一般在梁的低端(纵横向),由于路面的连续性的需要,每片梁固定支座应设在同一侧,防止每片梁位移位移方向不一致造成桥面位移混乱。
2、活动支座安装:假定梁的固定支座坐标为(0,0),梁长方向为X轴。
若支座坐标为(o,y),需要使用单向支座,活动方向在y轴上;若支座坐标为(x,0),需要使用单向支座,活动方向在x轴上;若支座坐标为(x,y),需要使用多向支座。
支座垫石挡块通常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进行制作和安装。具体来说,它的制作和安装时间通常会在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桥梁的下部结构(如桥墩、桥台等)施工完成后,会进行支座垫石挡块的制作和安装。这是因为支座垫石挡块需要固定在桥梁的下部结构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前:在桥梁上部结构(如梁板、桥面等)施工前,也需要对支座垫石挡块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满足上部结构的支撑要求。
在制作和安装支座垫石挡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选择:支座垫石挡块通常采用高强度、高耐磨、高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如钢筋混凝土、铸钢等。需要根据桥梁的使用环境和承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尺寸精度:支座垫石挡块的尺寸精度对于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尺寸精度,确保其与桥梁下部结构的配合精度符合要求。
固定方式:支座垫石挡块的固定方式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选择。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支座垫石挡块的制作和安装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支座负筋和板负筋是两种不同的钢筋布置方式,它们主要用于承受和传递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下是它们的基本区别:
支座负筋通常位于梁或板的支座部分,即这些构件与柱或墙相接触的区域内。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抵抗由于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防止支座处发生裂缝和破坏。
板负筋则是指在板结构中,特别是在无梁楼盖系统中,用于承受板面负弯矩的钢筋。它们通常位于板的上表面,以抵抗由于荷载作用产生的向上弯曲(负弯矩)。
受力特点:
支座负筋主要承受由梁或板传递到支座的负弯矩,这种力通常是由于梁或板的中间部分受到向下的荷载而产生的。
板负筋则是用于承受板本身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负弯矩,这种力通常是由于板的边缘部分受到向上的荷载而产生的。
布置方式:
支座负筋通常按照设计要求在支座区域进行布置,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根据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布置。
板负筋则通常在整个板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布置,以确保整个板面都能够有效地抵抗负弯矩。
设计和施工要求:
支座负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特别注意支座处的受力情况,以及与其他结构元素(如柱、墙)的连接方式。
板负筋的设计和施工则需要考虑到整个板面的荷载分布和传递路径,以及与其他结构元素(如梁、墙)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