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级。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品级标准级是3级。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2.长度。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分为7个级。
3.马克隆值。这是反映棉花成熟程度和细度的综合指标,国家标准规定分为A、B、C三个级,标准级是B级。各级的范围是:
A级:3.7-4.2;
B级:3.5-3.6,4.3-4.9;
C级:3.4及以下,5.0及以上。
4.回潮率。过去叫做含水率,为了与国际接轨,改叫回潮率。但这两个词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含水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湿纤维重量的百分比,而回潮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5.含杂率。国家标准规定,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6.危害性杂物
要求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
7.短纤维率
限量规定:品级标准级以上(即1、2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2%,最高不得超过18%;品级标准级及下一级(即3、4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5%,最高不得超过20%;其它品级棉花不作要求。(
8.棉结
限量要求:锯齿棉标准级以上每百克不超过500粒,标准级每百克不超过700粒,标准级以下不作要求。
超量处理:棉结超过限量要求的棉花,品级顺降一级。
9.等级和标准级。等级是品级和长度的总称,如该批棉花等级是129,所表示的意思是:品级是1级,长度级是29毫米。
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下滑、农民收入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等。
现在市场上棉花价格普遍低于生产成本,因此很多农民不再选择种植棉花,而是转而种植其他作物。
另外,水资源短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
此外,由于棉花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导致棉花种植人员数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种植面积。
总的来说,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想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从改善农民收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促进棉花种植的发展。
棉花签弄散后可以用细长且有弹性的夹子或者钳子进行捏合,帮助把棉花重新捏成紧密的球状。
如果棉花签数量较多,可以将它们分批装入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反复轻按,让空气排出并逐渐把棉花紧压在一起。
另外,如果可以重新购买新的棉花签,那么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直接购买新的棉花签,以免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尝试恢复弄散的棉花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