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粽子是中国传统的汉族传统食品之一,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尤以江浙沪一带最为著名。其中,浙江嘉兴的南湖粽、上海的肉粽、苏州的桂花糯米粽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白粽子品种。此外,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地也有各自特色的白粽子品种。不同地区的白粽子口味和做法也有所不同,但都是以糯米为主料,加入各种馅料,用竹叶或荷叶包裹而成。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三角形或四角形。北京的粽子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吃时蘸白糖,味道香气宜人。
另一种是在糯米中加有两三颗红枣,称之为小枣儿粽。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热之后,可见黄灿灿的糯米中镶嵌红艳艳的枣儿,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目前,市场上大多供应的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市场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馅儿,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