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取“科甲挺秀”之意,设有浮玉桥衔接两岸。
明天启元年(1621年),甲秀楼失火焚毁,云贵总督朱燮元重修并改名“来凤阁”。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贵州巡抚田雯重建并复名甲秀楼。
传说是在明朝的年间,贵阳出了一个状元,当地的知府为了讨好他。请了风水师看风水,主要以藏经楼为目的,为他建立了甲秀楼。
本来是在贯通南北的桥上修一个藏书楼,但是石匠和木匠听了之后,哪里还敢干,因为如果在这上面修了藏书楼,百姓还敢通行吗?
于是他们沿下120步,在那个地方建立了甲秀楼,连夜通宵达旦,第二天干成之后就跑了。
知府没有办法,只能将这个甲秀楼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