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走医保后仍然有权获得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是根据工伤程度和工伤后的损失来确定的,与是否使用医保无关。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因此,即使通过医保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仍然可以申请工伤赔偿来弥补其他损失。
工伤走医保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用人单位让职工适用医保,是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用,通过虚构非因工负伤的事实,把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医疗费用大部分转嫁给医疗保险基金。属于诈骗医疗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一旦败露,不仅需要追回骗取的款项,而且除以骗取额度2——5倍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立即送医:发生工伤时,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 报备: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备,并填写《工伤事故报告表》。
3. 医院证明:伤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院会出具相关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发票等。这些证明文件是进行工伤认定、评定伤残等级以及申请工伤待遇的重要依据。
4. 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医院诊断证明、意外事故证明(如监控录像、事故现场照片等)。
5. 伤残等级鉴定:经治疗后伤情稳定,可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可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按规定进行鉴定。
6. 工伤待遇申请:根据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期工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
在整个流程中,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发票是最重要的证明文件之一,用于确定工伤性质、伤残等级以及计算工伤待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医院出具详细的诊断证明和收费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