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号的由来:分文。
除号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约1800年的古巴比伦,当时人们用一根竖直的线来表示分母,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来表示分子,即“一竖一横”。到了公元16世纪,欧洲数学家们将“一竖一横”简化为“一竖点一横”,并加上双点表示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成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除号“÷”或“/”。除号的意义在于将整除、真除和带余除三种运算集成在一起,成为了现代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法的符号通常有两种“÷”和“/”。分数线“——”、比号“:”在特定情况下也相当于是除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