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李白。
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重点是“何人不起故园情”,点出思乡主题。
而且这份乡愁太为强烈,以至推及他人:“听到这首《折柳》,人人都会泛起想念故乡的心理的吧。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3.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4.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5.礼者,敬而已矣;
6.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7.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8.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9.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10.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在《离骚》中屈原自述自己受屈遭贬的原因有:
1.怨灵修之浩荡兮,怨就怨楚王这样荒唐啊;
2.终不察夫民心,楚王始终不体察人民的心声,指君主昏庸;
3.謇朝谇而夕替,早晨进谏,傍晚就被罢官,指因为自己的正义直言获罪;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那些奸臣妒忌我的秀美的眉毛,指小人奸臣的陷害;
5.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诬蔑说我好做坏事;
6.宁溘死以流亡兮,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
7.余不忍为此态也,坚决不以媚俗取巧为姿态,指不讨好奸臣;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难道会受到惩罚,指志向高洁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