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最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这个词语源自唐代刘禹锡的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其中“司空”是古代官名,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不单独用作对仗词。如果要找到一个对仗词,可以考虑与司空相关的职业或者职位,例如“司马”。司空是古代掌管水土、建设、工程等事务的官员,而司马则是古代掌管军事、治安等事务的官员。因此,可以将“司马”作为司空的对仗词。
另外,也可以考虑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作为对仗词,例如“宰辅”、“辅弼”等,这些词语都有辅佐君王的意思,与司空的职责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释义:已经见过很多次这种事情了,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感觉很正常。
出处: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赏析:唐朝时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的文章和诗都很出众,但是因为他的性格放荡不羁,生活不拘小节,又不会察言观色,因此受到京城得势小人的排斥,被贬到苏州做刺史。
在苏州他和另一位文学家李绅往来密切,两人有很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李绅邀请刘禹锡喝酒,请了歌姬唱歌,两人饮酒畅谈。
几杯酒下肚后,刘禹锡有些微醉,看着歌姬美丽的面容,听着她们凄美的歌声,不禁诗性大发做得此诗。
意思是指官位很大的李绅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得多了,但自己对此情此景却不得不大发感慨。
人们后来把它其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经常见到,不足为奇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