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仁爱”、“中庸”等理念,强调了人性的善良、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君子”应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孔子亦何言”是指“孔子还说过什么”,指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和探究孔子所提倡的思想理念和具体思想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深刻领会孔子的思想,借鉴其理念和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与行为,让我们的行为更具有道德价值。
20、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於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齐国听到了这种情形就担心起来,说道:“孔子主政下去,鲁国必会强大称霸;要是称霸了,我们的地方最靠近那里,必然会先来并吞我们了,何不先给他们一些土地呢?”黎鉏说:“让我们先试着阻止他;阻止不成再送给他们土地,那也不迟呀!”于是就挑选了国内漂亮的少女八十人,都穿上华丽的衣裳并且善跳“康乐”舞,身上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去给鲁君。先把歌伎舞女和带花纹的马摆列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边。季桓子知道了,曾经穿便装偷偷地去观赏了好几回,打算接受下来,于是撺掇国君,说是到各处周游视察,乘机整天到那儿观赏,把政事荒废下来。子路劝孔子说:“老师可以离开了!”孔子说:“鲁国不久就要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祭,如果能把典礼后的祭肉分送给大夫(按:说明当局仍遵守礼法,表示国事仍有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人送来的女子歌舞队,整个沉迷其间,一连三天都不过问政务;郊祭之后又不给大夫们分送祭肉。于是孔子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这个地方过夜。一位名叫己的乐师来送行,说道:“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唱个歌好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之口,可以让人出走;那些妇女的请求,可以使人败事亡身。(既然如此,)何不优游自在地安度岁月?”乐师己回去,桓子问他说:“孔子说了些什么?”乐师己照实相告。桓子长叹一声,说:“老先生是因为歌伎舞女那群丫头的缘故怪罪我了!”
孔子亲亲的释义是:
1.爱自己的亲属。《诗·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孔颖达 疏:“既能内亲其亲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贤而不弃,不遗忘久故之恩旧而燕乐之。”《汉书·翼奉传》:“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高愚溪 到底不往女儿家去,善终於姪儿 高文明 之家。所剩之物尽归姪儿,也是 高文明 一点亲亲之念不衰,毕竟得所报也。”
2.亲属;亲戚。《汉书·哀帝纪》:“汉 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颜师古 注:“天子之至亲,当极尊号。”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餘年。”前蜀 贯休《施万病丸》诗:“贤守运心亦相似,不吝亲亲拘子子。曾闻古德有深言,由来大士皆如此。”
3.对心上人的昵称。明 单本《蕉帕记·采真》:“见灯光闪画楼,试问亲亲,果就来否?”明 冯梦龙《挂枝儿·调情》:“俊亲亲,奴爱你风情俏。”
4.至亲;非常亲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是你的亲亲表妹 桂娘子 的。难道你倒不晓得!”《红楼梦》第四七回:“好亲亲的姨太太,姨祖宗!”
5.犹亲热,亲切。陈登科《活人塘》六:“连长一头跳下去,亲亲抱住他:‘你是党的……’嗓子再也喊不出声音了。”
6.亲近,接近。宋 梅尧臣《饮韩仲文家》诗:“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夜归欢有餘,孩稚扶仍噱。”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词语可能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