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1
步骤1:煮豌豆 用泡软的豌豆(提前一晚浸泡)和焯过水的猪龙骨,加少许姜片炖煮。 豌豆耐煮,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炖至软烂为佳。
步骤 2
步骤2:炒制杂酱 热锅起油,放姜末、蒜末爆香,然后倒入肉糜煸炒,充分打散。
步骤 3
等肉糜变成白色时,再加入豆瓣酱、甜面酱、料酒、生抽、糖来调味。
步骤 4
一边煸炒一边收汁,当汁收得比较干的时候,杂酱就做好了。
步骤 5
步骤3:煮面 打碗底,在面碗中加入蒜水、红油、麻油、盐、鸡粉、花椒粉、猪油,备用。
步骤 6
煮一锅水。等水沸后,先将豌豆尖(豌豆苗顶端的嫩芽部分,又叫豆苗)焯熟,倒入面碗中。
步骤 7
然后下面条,煮三分钟,中间加冷水以增加面条口感,捞起来后码进碗里。
步骤 8
舀两勺耙软浓稠的豌豆汤,再加一勺杂酱,最后撒一点葱花,热气腾腾的豌杂面就完成了。
豌豆要搭架子,可以促进豌豆攀爬。
1、豌豆为半耐寒性作物,喜温和湿润的气候,不耐燥热单调。圆粒种豌豆的耐寒力强于皱粒种,种子发芽的起始温度较低,圆粒种为1-2℃,皱粒种为3-5℃。但低温下种子发芽迟缓。幼苗耐寒力较强。
2、大田播种前施入充分腐热的厩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钾肥,尤其是施磷肥增产效果明显,豌豆采用点播,行距10~20厘米,行内株间距5厘米,每穴播2~6粒种子,土壤湿润时覆土5~6厘米。土壤干燥时覆土稍厚些。每亩用种10~15千克。
3、播种后要浅松土数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苗健壮,秋播栽培的,越冬前进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温防冻,开春后及时松土除草,提高地温。豌豆开花前,浇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长,促进分技,随后松土保墒。茎部开始坐荚时,浇水量稍加大,并追磷、钾肥。结荚盛期土壤要经常保持润湿。保证果荚发育所需水分。结荚后期,豆秧封垄,减少浇水。蔓性种植株高30厘米时,开始支架。
4、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
生豌豆直接放入保鲜袋中挤干内部的空气后放入冷冻层即可。装入保鲜袋中是为了避免其他食材对其造成味道的影响,也可以避免豌豆米散落在各处无法寻找。
排出空气可以使豌豆米堆积在一起,减少占据的空间使其抱团在一起解冻时也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