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五岳分别是哪几座山
时间:2025-05-12 23:25:17
答案

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2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60.5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8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汉宣帝正式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今安徽省境内)为南岳,大茂山(今河北省唐县)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后隋文帝杨坚,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清顺治年间,正式移祀北岳于浑源恒山。

五岳六府指的是什么
答案

五岳和六府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五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而六府,在面相学中,指的是面部的六个部位,具体为两辅骨、两颧骨、两颐骨。这六府被视为次要骨骼的先天架构优劣,与五岳(主要骨骼的先天架构)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一个人的运势。从六府的虚实盈亏,可以测断人一生的禄命财情。此外,六府在古代还有其他含义,比如指代水、火、金、木、土、谷六者,被视为财货聚敛之所和人类养生之本。

总结来说,五岳和六府都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观和文化象征,后者则更多关联于人的相貌和运势。

五岳名山的来历
答案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