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历和阴历是什么意思的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现在说的阴历,也叫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
实际上,阴历是以太阳两次路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计算为一年。同时,又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用来反映月亮的圆缺,从而指导海事活动。还又把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1、阳历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历法,也叫公历(公元纪年)。而阴历是由农业耕作的规律(可参考二十四节气歌)总结出来的历法,也叫农历。
2、区分方法:依照今天的日期来算:日历上写数字的就是阳历,比如4月2日。写汉字的就是阴历,比如二月十二。
3、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
4、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为中国的历法中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置闰法”。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