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家庭是指生活水平处于较好的相对稳定状态,家庭成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均能得到基本满足,而且有着一定的余力和积蓄。
从经济角度来看,小康家庭需要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即每人每年收入达到万元左右,同时还要拥有适当的房产和车辆等物质基础设施。
从文化角度来看,小康家庭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爱家,有教养,有文化,重视教育和健康。在社会上,小康家庭应该积极参与建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普通家庭指的是家庭收入是依赖于薪水工资的蓝领工人或者白领、小职员家庭。是中国最普遍的家庭,是社会的底层。而小康家庭指的是家庭收入达到小康标准的家庭。
在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多数家庭都是小康家庭,包括工薪家庭。
小康往上的级别是指在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向着更高水平的全面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的目标。小康社会是指人民群众连续多年生活比较富裕,各方面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均较高,社会全面进入现代化的新时代。在小康往上的级别中,中国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020年建成一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到2035年建成一个文明、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小康往上的级别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