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关羽和关羽庙的故事
时间:2025-05-13 02:09:33
答案

传说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占领太原以后,由司令官山田带领大批鬼子人马,沿着同蒲路,一直南下,妄想一气打过黄河,直逼我大后方——西北重地。

当鬼子边走边打,走到晋南举世闻名的解州关帝庙时,日本侵略军司令山田一声令下,要大队鬼子立刻停止前进。他独自带了几个侍从,便径直向关帝庙走去。要对中国这位大名鼎鼎的三国名将——关公,进行一次朝拜。

他走进高大雄伟的崇宁殿里,抬头一看,啊!红脸关公,威风凛凛,端坐上方,心中不禁肃然起敬;连忙又烧香又叩头,还把两手合拢,两只黑豆小眼也紧紧闭上,嘴里嘟嘟囔囔不知祷告些什么。

当他叩罢头、作完揖,往起一站,就瞅见油光铮亮的供桌上,还摆着一个抽签问卦的红漆木筒。他随即想到,我何不乘机来抽根签,问一卦要打过黄河,还有没有什么困难,也好来做个准备……他想着便急冲冲地向前跨了一步;但马上想到中国有句成语:“诚则灵”。所以,突然又放慢了步子,带着几分毕恭毕敬的样子上前抽了一根竹签,递给他身边的一个翻译,吩咐道:

“你的念念!”

只见那个翻译接过竹签一看,便立刻皱起了眉头,随即吞吞吐吐地说:“司……令……这一卦可不好呀!……”

“什么?你的快快念来。” 

“过河不难,过了死完。”

“啊!”山田一听就发了大火。一边不信服地大骂:“叭个牙鲁……什么统统死完……”一边从腰里抽出一把铮亮的大洋刀,高高举起,冲着关公的塑像,就要砍去。可是不等他砍下,只听空中“崩”地一声巨响,山田手里那把东洋刀,早从中间断成了两截,上边的那截,明晃晃地一闪便掉在了他的脚下。

“司令……司……令,快……快跑,关老爷显圣了。”吓得那个狗翻译浑身发抖,结结巴巴连话都说不上来了。

这个时候,那个鬼子司令官也早被吓得晕头转向,失魂落魄,翻译说了些什么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说时迟,那时快,他战战兢兢将手里握着的那半截破洋刀,往地上“咣当”一扔,扭头就朝外跑,好像生怕关老爷把他揪住似的。哪知崇宁殿门槛很高,只听“扑通”一声,将他拌了个狗吃屎,由门里摔到了门外;只摔得脸青鼻肿,头破血流,马上就不省人事了。虽然大夫再三抢救,也无济于事。结果,还是上西天见上帝去了。

鬼子兵们一看,还没到黄河边上,司令官就一命呜呼了,又听道,关老爷显圣讲:“过河不难,过了死完……”一个个象泄了气的皮球,谁也没心思再去卖命了。

听说以后,鬼子到了黄河边上,也只是望河兴叹,而没敢再往前走。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今天仍然流传在晋南一带“鬼子问卦,关公显圣”的一个小故事

关羽吓周瑜是第几集
答案

第32集

周瑜与孙权分析曹军致命弱点:如北面有马腾后患;军士不识水性,又多不服水土;天气寒冷缺衣少粮等。孙权决定与曹军开战,封周瑜为大都督,统帅三军,并赠予尚方宝剑。周瑜将此情告知诸葛亮,亮却估计孙权仍有顾虑。

当夜,周瑜再次进帐,发现孙权果如诸葛亮所说担心曹军强大,怕力不能胜。周瑜便将曹兵实际人数告诉孙权,孙权才疑云顿逝,忧虑全消。周瑜忌才,他深感诸葛亮谋略高己一筹,日后必成江东之患,不如早日除之。

他与鲁肃计议,鲁肃忙劝阻说:“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伤其臂也,且恐失信于天下。诸葛瑾乃其胞兄,可劝其留在江东。”周瑜请诸葛瑾说服亮未见成效,又想借曹操之手杀亮,又被亮识破。周瑜便诱请刘备过江,想借机杀之,

关羽和吕蒙谁更会读春秋
答案

关羽和吕蒙在历史上的形象都是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他们都与《春秋》这部经典有关,但要比较谁更会读《春秋》并非易事,因为这涉及到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深度、运用能力以及个人品格等多个方面。

关羽作为一位武将,他不仅在战场上威震四方,而且在个人修养上也颇有建树。他喜好阅读《春秋》,并将其中的大义融入自己的行为准则中,展现出重信侠义、勇武善战的风范。关羽的诚信、胆识和义气都深受后人敬仰,这也与他对《春秋》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密不可分。

吕蒙则是东吴的一位名将,他以军功卓著、智勇双全著称。他虽然在年轻时并不太注重学问,但后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的将领。吕蒙对《春秋》的学习和理解也体现在他的军事行动中,他能够灵活运用经典中的策略,成功地完成了多次军事任务。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关羽和吕蒙都展现出了对《春秋》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关羽更注重将经典中的大义融入个人品格和行为中,而吕蒙则更注重将经典中的策略运用到实际军事行动中。两者各有侧重,难以简单地判断谁更会读《春秋》。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和能力,还受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历史上的记载就轻易地对关羽和吕蒙的读《春秋》能力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关羽和吕蒙都是善于学习和运用《春秋》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方面展现了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因此,无法简单地判断谁更会读《春秋》。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