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牧童》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晚归休憩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牧童生活方式的细腻描写,如草地的广阔、笛声的悠扬,以及牧童连蓑衣都未脱就直接躺卧在草地上看月亮等细节,体现了一种恬静与闲适的生活氛围。
这些描绘不仅展示了牧童生活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吕岩牧童注音版
牧mù童tóng
草cǎo铺pù横héng野yě六liù七qī里lǐ,笛dí弄nòng晚wǎn风fēng三sān四sì声shēng。
归guī来lái饱bǎo饭fàn黄huáng昏hūn后hòu,不bù脱tuō蓑suō衣yī卧wò月yuè明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