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为八个月到一年。蚯蚓的寿命长短常因其种类和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异。计算蚯蚓的寿命,一般从个体发育开始,到个体生命结束为止。即从幼蚓从蚓茧破茧而出,到蚓蚓自然死亡为止,它包括从幼蚓到性成熟、完全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各个阶段。不同种类的蚯蚓其寿命长短也有差异。一般在养殖状态下的蚯蚓其寿命要高于野外自然条件下生活的蚯蚓。正蚓类在田间的寿命大约4年时间,然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长异唇蚓寿命可高达10年零3个月。
蚯蚓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形特点:蚯蚓是一种圆柱形的环节动物,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其身体长约 60 到 120 毫米,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身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除围口节及最后一、二节外,每节有刚毛一圈,故称环毛蚓。
2. 生活习性: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昼伏夜出。它们在夏秋季晚上 8 点到次日凌晨 4 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阴暗情况下进行。蚯蚓还喜欢安静,独居,并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
3. 运动方式: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在粗糙的纸上,蚯蚓的刚毛能够固定身体,帮助它们蠕动。当刚毛与纸面接触时,蚯蚓的身体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地形的行走。
4. 生理特点:蚯蚓的血液呈红色,含有血红蛋白,但没有红细胞。血液中大部分是水,还有溶解在其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糖、氨基酸、无机盐以及其他分子和离子。
5. 消化系统:蚯蚓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口腔位于前端,食物通过口腔、食道、肠道、肛门一系列通道进行消化和吸收。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为食,具有分解腐殖质的能力,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综上所述,蚯蚓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外形、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生理特点和消化系统等方面。这些特点使蚯蚓成为自然界中具有独特生存能力和生态价值的生物。
1. 蚯蚓的尾巴呈锥形,末端尖细。
2. 蚯蚓的尾巴主要用于运动和逃避天敌,尾巴的形状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穿过土壤或者游泳。
3. 蚯蚓的尾巴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自行再生,如果蚯蚓的尾巴被捕食者咬断或者自己不小心断了,它们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尾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