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纬6
6.50度,极圈以内。
极昼是指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以下,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现象。
北半球到了夏季,北极点附近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
当南极出现极昼的时候,北极就出现极夜,反之亦然。
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
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
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
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这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划分的。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度26分和南纬23度26分之间来回移动。
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在地球上,能够承受1800到1990摄氏度的东西很少,因为这是极高的温度,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以下是一些能够承受这种高温的物质:
1. 陶瓷材料:一些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抗热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例如,氧化铝陶瓷可以承受高达2000摄氏度的温度。陶瓷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隔热材料,例如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
2. 高温合金:高温合金是一类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强度和稳定性的合金。这些合金通常包括镍、钴、铬和铁等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抗热性能。高温合金通常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设备。
3. 石墨:石墨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高温稳定性和导电性能。石墨可以承受高达3000摄氏度的温度,在核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碳化硅:碳化硅是一种耐高温材料,它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碳化硅可以承受高温和化学腐蚀,用于制造高温炉和热电偶等设备。
5. 冶金玻璃:冶金玻璃是一种能够承受高温的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冶金玻璃可以用于制造高温化学反应器和熔炼炉等设备。
总之,能够承受1800到1990摄氏度的物质很少,这些物质通常用于制造高温设备和工业设备,例如火箭发动机、高温炉和熔炼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