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大蒜年后怎么管理才能高产
时间:2025-05-13 02:31:48
答案

从土壤解冻开始进行中耕锄地,其目的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尽快生发新根,进一步扩展,为植株旺长提供更多的养分。另外通过中耕还可以起到保墒抗旱作用。中耕要注意在一天当中温度高的时段进行,利于土壤吸纳温度。至封行前中耕至少进行两次,保持土壤疏松。如果土壤干旱,浇小水后再进行中耕,防土壤坚硬碰伤根系或植株。

二、肥水运用

大蒜产品即蒜苔和蒜头,形成蒜苔和蒜头大约需60~70天。叶片已经长出完毕,叶片的数量已经定型,但叶片的长势仍然很旺盛,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较多营养物质供给植株,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前35天左右是大蒜蒜薹的生长期,鱗芽生长较慢,蒜薹采收后,顶端生长优势被完全解除,养分开始流向鳞芽,促使鳞芽迅速膨大。所以在管理上,既要满足抽苔所需养分,又不能妄掉蒜头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所以要合理地使用肥水措施,保证二者正常生长。

返青后鳞茎开始膨大需要大量的水肥,才能满足抽薹和鳞茎膨大的需求,因此,要及时追肥浇水,防止田间干旱。一般开春后可每亩追施大蒜专用复合肥20斤左右。采用见干见湿浇的方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左右。当蒜苔采收完后及时追肥,那种认为拔过蒜苔后不需追肥是错误的认识,每亩追复合肥15斤,追肥方法为打洞深施,施肥后及时浇水。

三、做好病虫害防治

大蒜鳞茎膨大期温度逐渐升高,病虫害也进入危害盛期,常见病虫害有蒜蛆、蓟马、紫斑病、叶枯病等,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确保叶片和地下根系不受危害。

四、氯化胆碱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大蒜养分供应方向,提高叶片的光合速度,促进养分向鳞茎转化,显著提高蒜头产量和品质。

在大蒜生产上主要使用氯化胆碱,在鳞茎膨大初期,可用18%氯胆·萘乙酸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该药剂是由氯化胆碱和萘乙酸复配而成,喷施后能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使营养物质迅速向鳞茎输送,增加淀粉、蛋白质和糖分积累,促进鳞茎的快速膨大。据试验,喷施氯胆·萘乙酸1~2次,可增产33%左右,小蒜头大量减少,商品性显著提高。具体用法是:使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加18%氯胆-萘乙酸80克,兑30~40斤水,喷洒一亩地。

大蒜年后怎么管理才能高产
答案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以砂壤土为好。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应在耕翻之前施入。

  大蒜因生长期长,群体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如粪尿肥、厩肥等5000~8000千克;并配合20~30千克磷、钾肥。有机肥料要腐熟,若使用生肥,发酵时会蒜根,还会引起地下虫害,尤其是地蛆严重发生。要精细整地作畦,畦宽1.5~2米,以东西延长为好。

  二、秋播大蒜栽培技术

  (1)播种

  ①适时播种。大蒜播种的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形成复瓣蒜,降低大蒜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②合理密植。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群体结构合理,以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50千克左右。

  ③播种方法。“深栽葱子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二层稻草或其它保湿材料。栽种不宜过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2)田间管理

  ①追肥。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幼苗。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孕薹肥:种蒜栏母后,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旧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应重施钾、氮肥(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

  ②水分管理齐苗期: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齐苗后进入幼苗生长前期,由于齐苗后灌水1次,加之长江流域地区此期也正值秋雨较多的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幼苗中后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结束为标志。此阶段较长,也正是大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许多地方降雨已明显减少。土壤较干,应浇灌1次;越冬后气温渐渐回升,幼苗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

  ③中耕除草。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扑草净: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扑草净亩用药100~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S克。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三、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大蒜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利用地膜覆盖,大蒜可增产蒜薹55.35%,增产蒜头44.8%。

  四、大蒜套作栽培技术

  蒜苗与其它作物的间种套作。若以蒜苗为主,则以对蒜苗出苗有利,促进蒜苗的生长为前提。间种套作时蒜苗的密度要考虑设株行距,使之既适于间套作物的生长,又能在蒜苗出土前起遮荫防晒作用。如:蒜苗套播白菜秧(又称小白菜)、苋菜、菠菜、芜荽等生长期短,植株开展度小的叶菜,蒜苗行距应为10~15厘米,株距应缩短为4~5厘米占株行距为8~10厘米见方也行。大蒜50厘米大垄双行,每个垄沟里栽单行姜。姜需要遮荫,大蒜植株在垄台上起遮荫作用。春播大蒜一般于2~3月播种,姜5月播种。

  五、大蒜的储藏保鲜

  (1)蒜苗、蒜薹和鲜蒜头的贮藏

  ①冰窖贮藏。选背阴密闭的屋子或地下室为窖,窖底应有水沟通向屋外,屋内地面铺冰厚0.8米,墙砌冰0.5米厚,砌至近屋顶处止。将蒜苗或蒜薹按1千克扎成一捆,装入塑料薄膜袋内,每袋装15千克,外用绳捆扎入窖堆放,一层包一层冰渣填满,直堆到离屋顶约2米处止,上面封一层冰,再在上面铺稻壳1米封严,以防冰融化。这样可使大蒜贮藏半年以上。

  ②装入塑料袋中短期贮藏。蒜薹为防断口老化和腐烂,在装袋前将断口放人10%的盐水中,装入袋后抽去空气封住袋口呈真空包装。每隔半月检查1次,开袋口通风1次,以调节袋内气体成分。

  (2)干蒜头贮藏

  ①挂藏法。选无散瓣、带假茎的蒜,每100头捆在一起,挂屋内外通风避雨处。可贮藏半年以上。

  ②堆藏法。收获后去假茎和根,晒干放干燥通风处,可贮半年左右。

  ③青鲜素贮藏法。用1%的青鲜素水溶液,在收蒜头前1~2周喷洒大蒜茎叶,可抑制大蒜发芽,延长贮藏期。

  ④糠皮埋藏法。在贮藏箱或筐内的底部铺一层厚约2厘米的糠皮,然后一层蒜头一层糠皮,层积至离容器口5厘米处,上面用糠皮覆盖。这样用糠皮保持较稳定的温度,减少了氧气,增加了二氧化碳,抑制了大蒜的呼吸作用,可延长贮藏期。

大蒜开春水什么时候浇
答案

大蒜是比较耐寒的作物,可以在春季开春之前种植。如果种植的时间比较早,大蒜会在秋季开始生长,并在冬季休眠。当春季来临时,大蒜会继续生长。在这个时候,需要开始浇水。一般来说,在开始发芽之后的一周内,大蒜就需要开始浇水了。为了保证大蒜生长的顺利,每次浇水要充分,但不要过量,避免大蒜过度浸泡而腐烂。同时,还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让土壤过于潮湿。这样,就可以确保大蒜会顺利生长并产出高品质的大蒜头。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