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饩羊的典故
时间:2025-05-13 05:42:59
答案

饩羊典故如下:

【出处典故】《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论语·八佾(yì)》:“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典故评析】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饩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
答案

读音:xì

餼 xì

〈名〉

(1) (形声。从食,气声。字本作“氣”。本义:赠送人的谷物)

(2) 同本义 [donative grains]

常从容上席,资饩甚厚。——《北史》

(3) 又如:饩食(米粮等食物)

(4) 活的牲口 [live sacrifice stock]

脯资饩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 又如:饩羊(用为祭品的羊);饩牵(活牲口)

(6) 生肉 [red meat]

出牲饩以劳师。——《旧五代史》

(7) 又如:饩牢(屠宰过的牲口);饩馈(生肉与粮食)

(8) 给养;俸禄 [grain for rations]

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

(9) 又如:饩廪(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饩稍(每月领的俸粮)

饫是什么意思
答案

饫是一个古词,指“饱食”。

因为在古代,人们食物匮乏,且贫富差距大,许多人都无法保证每次都能吃饱。

所以,“饫”这个词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表示吃饱了,享受了饮食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对于现代人而言,吃饱了已经是一种基本的需求,但我们也应该感恩,珍惜每一次美好的用餐体验

除了“饫”这个古词,中文中还有很多关于饮食和进食的词汇,如“食欲”、“餐桌文化”、“中餐”、“小吃”等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关注和重视,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社会背景下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方式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