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永乐大典中大字的含义
时间:2025-05-12 17:50:53
答案

答案:在《永乐大典》中,"大"字的含义主要包括:伟大、盛大、全面、广博等。

解释:

1. 伟大:这里的"大"字体现在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和博大胸怀。他下令编纂《永乐大典》,旨在彰显国家的伟大和繁荣,使之成为一部传世之作。

2. 盛大:指《永乐大典》的规模庞大,全书共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如此庞大的篇幅,展示了古代文化瑰宝的盛大景象。

3. 全面:在内容方面,《永乐大典》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多个领域,包括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古代文化的全面性。

4. 广博:指《永乐大典》收录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汇集了众多学者的智慧。这些书籍涵盖了各个领域,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广博与丰富。

总之,《永乐大典》中的"大"字,既体现了明成祖朱棣的雄才大略,也展现了这部典籍在规模、内容和领域方面的博大与全面。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伟大巨著。

永乐名臣
答案

姚广孝:是朱棣夺位的主要谋士之一。出过家,法号“道衍”。后还俗,成祖赐名广孝。死后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

张玉:字世美,河南祥符人。当过元朝的官(枢密知院)。元朝亡后,流氓漠北。洪武十八年归顺明朝。后来在因功调到燕山左护卫,以其骁勇且善谋画为成祖所信任,并追随朱棣起兵。后来阵亡于东昌,年五十八。成祖即位后赠都指挥同知、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元年加赠河间王,改谥忠武。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起配享成祖庙廷。

朱能:字士弘。承袭其父燕山护卫副千户一职,一直是朱棣的藩邸旧臣。成祖即位后,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永乐二年兼太子太傅。永乐四年授征夷将军,奉诏讨安南,死于军中,年三十七。张玉善谋,朱能善战,被成祖倚为左右手。朱能死后追赠东平王,谥武烈。

邱福:安徽凤阳人。事成祖藩邸,以功升至燕山中护卫千户。成祖即位后,论功为第一,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后命其为征虏大将军,认真讨伐本雅失里,因轻敌被俘,全军覆没,后被杀害,年六十七。死后被夺世爵。

永乐大典为什么只有一本
答案

1. 编纂背景:《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命令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它集合了当时中国古代的典籍,由2169名文人士子参与编纂,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2. 抄录情况:《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称为“永乐正本”。到了嘉靖朝,由于担心大典受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这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进行刊印,因此流传稀少。

3. 保存难度:《永乐大典》的体量巨大,共有11095册,保存起来非常困难。加之其内容丰富,价值高昂,容易成为盗窃和掠夺的对象。

4. 历史变故: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内忧外患等社会动荡常常导致文物的丢失和破坏。《永乐大典》也未能幸免,遭受了多次劫难,导致“正本”消失。

5. 现存情况: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分别收藏在8个国家的30多个收藏机构,而且经过权威鉴定,结果都是嘉靖时期的手抄本,无一正本。

综上所述,《永乐大典》之所以只有一本,是由于其特殊的编纂背景、抄录情况、保存难度、历史变故以及现存情况所决定的。《永乐大典》的缺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学者们和历史爱好者仍然对这部巨著充满了极高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