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尘:也称为“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在春节前进行的大扫除,南方叫“扫屋”,北方叫“扫房”。
贴春联:春联是一种红色的喜庆元素,由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组成,表达美好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望。
贴年画:年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源于古代的“门神画”,也常作为民间工艺品。
守岁:即熬夜至凌晨,与家人共度时光,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拜年: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包括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处祝贺新春,向对方拜年,并可能收到压岁钱。
放爆竹:春节早晨开门的第一件事,放爆竹以驱邪避邪,象征吉祥如意。
祭灶:在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三日左右,纪念灶王爷,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旧布新:年前忙碌的一部分,包括扔掉旧的物品,更换新的,以迎接新的一年。
逛庙会: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各种民间节日庆典活动,集中展示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天,通常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放烟火、猜灯谜等,以此结束春节庆祝活动。
年俗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年俗礼仪的重要时刻。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进行扫尘、贴春联、挂灯笼等活动来迎接新年。除此之外,向长辈拜年、赏花灯、放鞭炮、吃年夜饭、收红包等也是年俗礼仪的重要内容。此外,春节前后的时间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活动,例如龙舟比赛、舞狮舞龙、观赏花灯晚会等。这些年俗礼仪的传承和弘扬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人们欢度新年、祈求平安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