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农保政策,在60岁后可以领到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你之前交纳的保费和参保年限来计算的。具体来说,养老金=月平均工资×个人缴费年限÷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1.5%×当地每人月平均工资档次比例。
其中,月平均工资指的是上一年度参保人员在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而个人缴费年限则是指参保期间个人实际缴纳的年限。因此,如果你交了45000元的农保,那么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计算你的养老金。
农保的计算通常涉及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取决于当地的政策,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与个人缴费总额、政府补贴、相应的存款利息和可能的集体补贴等因素有关。
假设某人一次性交了45000元农保,这部分金额将全部记入其个人账户。按照新农保的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139(这是新农保养老金计发系数,代表平均发放月数)。所以,个人账户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为45000元除以139,约等于323.74元。
但是,这还不是最终每月能够领取的全部养老金,还需要加上基础养老金部分。基础养老金的数额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实力和规定确定的,因此,不同地区的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更高。
所以,60岁后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具体数额需要根据个人所在地的政策来确定。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具体数额可能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需获取更精确的计算和了解当地的政策规定,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或相关机构。
新农保一次性补缴45000元是否划算,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新农保一次性补缴45000元在新农保中属于比较高的档位。如果一次性付清45000元,然后接下来的三年每年存入固定的40000-50000元,并且假设中国75岁的平均年龄,那么每年可以获得约1732元的存款利息。只有在活到72岁以上时,才开始获得回报。
相较而言,如果在银行存入同样数量的钱,按照4%的利率计算,每年可以获得约1800元的利息。所以,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在72岁之前存下这45000元,并且是否打算在65岁时开始享受养老。
总的来说,这个决策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如果认为这个方案划算,那么可以选择新农保的一次性补缴。但如果更倾向于在银行存钱,或者觉得自己可能无法活到72岁以上,那么可能需要再考虑一下这个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