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广东鹤山是什么泥质什么岩
时间:2025-05-12 15:18:11
答案

广东鹤山为沉积岩,岩石类型为泥岩。

鹤山,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下游右岸。东南临南海,西隔西江与开平市、恩平市相望,北与佛山市南海区、高明区毗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气候温暖,冬短夏长,雨量充沛。截至 2021 年,全市总面积 1082.73 平方千米,下辖 1 个街道、10 个镇,市人民政府驻沙坪街道。截至 2022 年末,鹤山市常住人口 36.52 万人。

泥岩是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组成颗粒比砂岩小,是由黏土、淤泥胶结而成的,结构较松散,岩性较软弱,容易风化,抵抗风化的能力较弱。

广东鹤山属于客家人还是广府人
答案

广东鹤山是属于广府人,不属于客家人

鹤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原居民大都属于广府民系,融合本地文化、广府文化、华侨文化等,鹤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往粤西的桥头堡,也是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汇集交融之地。

鹤山市,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土地面积1082.73平方公里。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广东大雁山森林公园、禾谷田心村、古劳水乡等。

鹤山广府文化:

玉桥民间传统艺术

1、玉桥民间传统艺术节

原名太尉诞,由公元1300年玉桥村开村算起,至今已有700余年的悠久历史了,可谓源远流长;艺术节原先是村民为纪念汉朝开国功臣,太尉陈平对玉桥开村的恩泽而来,以后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太尉节;逢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是陈平太尉诞辰,易氏族人莫不隆重庆祝以永世不忘。

2、陈山香火龙

雅瑶镇陈山村的陈山香火龙习俗有着750多年历史,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包括造龙、起龙、大巡游、盘龙、收龙、饮龙酒等环节。2007年入选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入选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13年入选广东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3、钱塘彩龙

相传钱塘彩龙有近500年历史。传说浙江杭州钱塘江附近村民王成庵举家迁到桃源镇,并把舞龙习俗带到桃源,故称钱塘舞龙。旧传钱塘舞龙正值中秋,除了用来辟邪、镇恶外,主要意指“庆丰收”,祈祷国泰民安、人人安居乐业。后来每年的国庆、中秋期间(即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3个晚上),钱塘村的村民、亲戚朋友欢聚一起舞龙。

4、桃源社日

鹤山市桃源镇社日民俗活动(即社日节)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分为春社与秋社,但日子并非固定在五戊日,而是在此前后,一般而言是从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九,各个乡村轮流办社日,如三富在初二,蟠龙在初三、初四,禄洞在初六,蟠光在初九等。之所以有这种变通,估计是为了方便村与村之间的人员交流

5、桑基鱼塘

唐宋时期,随着中原移民迁入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农业模式[58] ,鹤山古劳水乡保存着岭南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桑基鱼塘。

6、醒狮

鹤山狮艺由冯庚长所创,他细心研究佛山狮艺的特点。回到鹤山之后,他将多年学习的心得总结归纳、推陈出新,创立了体系完整、特点突出的鹤山狮艺;从此,“鹤山狮”与“佛山狮”并称为南狮的两大派别。

7、鹤山狮头

鹤山狮头扎制是鹤山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始创于清代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本土手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提高,鹤山装狮已与佛山装狮并称为南国狮头的两大派。

8、龙舟

“古劳三夹腾龙”沿袭至今约近300年历史。主要为古劳镇和沙坪街道的龙舟竞渡比赛。现在,两镇拥有龙舟30余艘,“扒丁”2000多人,龙舟全用坤甸木制作,每艘船长35米,“扒丁”60—70人。

9、北帝诞

北帝诞是古劳水乡传统民俗活动,古劳水乡人奉祀北帝的传统由来已久,古劳辖区内有多座古老的北帝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办北帝公巡游活动,已存在了数百年。

10、广府民居

鹤山古劳水乡的“李家成故居”由8座传统广府民居构成,故称“八座”,其中7座为住宅,另外1座为书厅,都是大小布局相同,且各自独立,整齐地分为两排。每一座的屋脊、屋檐都以博古和灰雕作为装饰

广东鹰嘴桃花哪里最漂亮
答案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鹰嘴桃花是沿着山坡种植,眼前好几个山坡都种满了桃花,一大片,红红的。可能是因为这些鹰嘴桃的桃植时间已经比较长,所以眼前的桃花的树型显得粗大苍劲,树干显得乌黑发亮,红红的桃花挂满枝头,十分的娇媚。

推荐
© 2025 吕名百科网